-
路邊驕艷美麗的花朵,山間盛開的野花,是榮譽、幸福、和諧的象征,她們象征著芬芳、溫馨和祝福。
自人類文明出現以來,鮮花便通過人類的祭祀、掃墓等一系列殯葬活動與燒紙結下了不解之緣。人類燒紙的習俗最早的記載可追溯至漢代前期,人們通過焚香、燒紙來進行祭祖、祈禱。在這類活動中多伴有進獻或擺放鮮花的情節。
在古代祭祀活動中,鮮花只能是燒紙的一個陪襯,占主導地位的是燒紙活動。因為古人認為,煙霧繚繞是祈求神靈和先祖保護的最有效方式,而鮮花只是其中的一個擺件,對它并不怎么重視。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科學意識的轉變,人們逐步從唯心的理論邁向了唯物的現實。
至近代,在官方的祭祀活動中鮮花的比重已大大增加,在民間掃墓和祭奠先人的時候,除燒紙外進獻鮮花已成為多數人應有的程序。
在人類文明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今時代,燒紙的銷售多以攤點的形式隱蔽的進行,而鮮花的銷售多以店面形式展開,燒紙的攤點僅為有需求者走近片刻,而鮮花的店面卻備受各屆人士的歡迎。鮮花正以絕對的優勢逐步占領燒紙的市場。
如今,古老的中華民族在傳統的祭祀活動中越來越多地使用鮮花祭奠先人,懷念故人,以鮮花美麗的色彩,淡雅的身姿來寄托哀思與情感。每逢清明、寒食的祭祀集中時期,人們在祭祀先人的過程中大都持有鮮花和燒紙兩種物品。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加強,人們燒紙的比重正呈現下滑的趨勢。據河北省雙鳳山革命陵園統計顯示:近年來,春節和清明節期間前來祭奠的人群中有近75%的人選擇鮮花和燒紙同時祭奠先人,近20%的人選擇鮮花祭奠先人,近5%的人選擇燒紙祭奠先人,且選用鮮花祭掃先人的比例呈上升趨勢。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接受鮮花祭奠,正在逐步放棄燒紙。十年前,雙鳳山陵園墓區內每逢祭祀節日,滿目紙灰和殘羹剩飯。十年間,陵園提出了“一束鮮花三鞠躬”的文明祭奠方式,十年后的今天,陵園內青草依依,亭臺流水,鳥語花香。放眼望去,墓區與綠樹相合,與鮮花相擁,與藝術相融,隨處可現鮮花的色彩,燒紙被緊緊地鎖入了一個個特定的區域,而鮮花正在伴隨著時代的腳步而大放異彩。
鮮花與燒紙
作者:admin 添加時間:2015-02-06 16:01 查看次數:德厚動態
- [2020-03-16 ]2020年德厚陵園雪景
- [2019-08-06 ]美化陵園環境,體現人文建設
- [2019-04-12 ]種植樹苗美化陵園
- [2017-05-12 ]2017年園區綠化
- [2015-02-06 ]七月半中元節的由來與風俗
聯系我們
烏蘭察布市德厚陵園有限責任公司
資訊熱線:0474-8225500
參觀預約:0474-8215566
辦公地址:集寧區友誼路(天成印象北門)西側底商
陵園地址: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平地泉鄉郝家村自然村
